12月2日,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“在体育中读懂中国”分论坛在广州举行。论坛现场,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、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发表演讲。
从数据上看,1978年,广东的GDP大约为186亿元;1993年,广东GDP达到了约3400亿元;到2023年,这一数据已达到13.6万亿元,45年间增长了700倍。
申明浩认为,体育的变化也非常大。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在金牌数量上,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,共获得了15枚金牌,“当时我们的金牌主要集中在‘小少女巧’4大类项目,即小众、参与人数少、女子类以及技巧性的项目”。到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,中国代表团共夺得了40枚金牌、27枚银牌和24枚铜牌。
目前,中国已成为全球166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,全球贸易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板块,尤其是东亚地区转移,已成为大势所趋。一方面,中国有高密度规模经济与超大市场规模,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已达到美国的1.8倍,生产的商品卖到全世界,产业推广能力全球最齐全;另一方面,中国有着高水平的开放和国际贸易投资。
与此同时,中国的体育消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。例如,中国的人均GDP是美国的1/5,但人均体育消费可能只有美国的1/50,这意味着,中国至少还有10倍的增长空间。
在申明浩看来,粤港澳大湾区有着显著优势,即“超级连接效应”,特别是港珠澳大桥、深中通道等通车后,大湾区交流日益密切,人口流动的边界和各种市场的可达性越来越好,对文化体育的外籍人才吸引力也日益提升。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》也提出,促进区域户外运动产业协调发展,构建“五区三带”户外运动产业空间布局,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帆船、冲浪、海钓、潜水等项目,辐射带动华南地区,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休闲区。
也正是在此背景下,明年将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第十五届全运会。
当然,中国的体育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,体育制造业占比较高,体育赛事占比仅有18%。申明浩认为,这是产业结构性的不足,也是未来的增长空间,“我们的消费群体在这里,市场在这里,人均GDP在上升,人均消费能力在上升,作为流量经济的赛事资源一定会越来越多,会吸引大量运动员来角逐竞技,在线观众数量可能将以十倍甚至百倍速度增长”。
此前的六运会对于广州的城市空间塑造已经起到了重要影响,天河区从一片荒芜变成了繁荣商圈。申明浩表示,十五运会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,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软硬联通进一步提升,尤其是体育设施的联通、体育规则的衔接越来越好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小米新款GaN充电器于今年2月末开售,提供2C1A接口,支持67...
,《英雄联盟》全球其他区服在今年4月份发布13.7版本后,不再支...
,智能家居品牌Aqara推出新品卡农智能墙壁开关Z1。Z1支持快...
金士顿KC3000系列PCIe4.0SSD,采用TLC颗粒和群联...
汉DM-i冠军版也好,汉DM-p战神版也罢,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...
5月21日,“一汽丰田智能电混技术发布暨新卡罗拉上市发布会”在珠...